|收藏本站

人人公益:公益界该怎么看待这部《慈善法》?

2016-03-22 10:33:44

杨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长年致力于《慈善法》推进,公益慈善领域项目落地及研究。


杨团个人微信圈小范围发布“捐赠万册图书”信息。


近日,杨团通过微信朋友圈小范围发起了一场“赠你万册图书”公益活动。她拟将父亲杨述先生(共青团首任宣传部长)、母亲韦君宜(原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痛思录》作者)以及自己四十年来的典藏图书“倾情捐出”。


3月20日,人人公益“公益大咖”特稿记者独家对话杨团。


3月20日,获悉杨团已对藏书开始分类并欲赠书,“人人公益”记者抵达杨团家中,就赠书缘起,《慈善法》态度,以及公益人生等话题进行专访。


我母亲还在世时,看到很多知名作家去世后,子女都把书卖掉或者丢掉,觉得那就是“败家子”,我那时就答应母亲,家里的书一定留下。


如果我当初学习文史哲,父母亲遗留下的书足够用。可我自己偏偏学了管理,后来又搞社会政策研究,几年下来,家里的存书数量已经超过一万本,而且涉猎很广。


多年来,经常有客人到家里,看到喜欢的书就借走。后来我觉得,书要发挥它的价值,它应该流通到那些更需要它们的地方。


杨团的学生微信群发布“求助信息”,希望杨团的赠书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前几天,我把一些资料放在客厅,我先生当废纸给卖了,知道后我特别着急,这些资料我马上要用。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我先生就带我跑到旁边的一个回收站,我从一堆废品里把资料掏了出来。


经过这几件事情,我和先生商量,仔细把书挑选一下,分好类,物尽其用,捐到需要书的地方去。


所以,我最终选定几个目标,有贵州、广西、青海的三个小镇,我和那里的负责人联系过,书缺得很厉害。比如青海的那个小镇上,镇子里只有20万人,唯一一家寄宿制高中,有2700个学生,300多个教师,这些老师中不乏硕士、博士。可问题是,他们没有书。所以我想往这个学校捐些合适的书,同时也作为这个社区的图书馆,为他们送去一些真正的精神食粮。


虽然某些企业也会捐书,但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书,不适合孩子们阅读。现在大部分乡村里的孩子有学上,老师有工资发,可是精神上十分匮乏,所以捐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尽可能打开他们的视野也是极好的。


另一个捐助方向是四川的社工中心。这主要受四川省社科院的郭老师帮忙,她让我把书寄过去,再帮我分配,给我省了很多麻烦。


其实今天,我们依然没有把慈善组织像企业那样对待。也就是说,慈善组织是另外一种社会企业,可以用商业手段做公益的事儿。如果把它作为一个企业,绝不可能有人会认为要订一个成本线。所以这是整个思路的错误,是对慈善组织本身认识的错误。


确实应该限制个人求助。为什么个人求助不能放开呢,举一个例子,去年广西一个人搞了个助学网,做了好多年,但是却一边助学一边性侵女童,否则不给这些孩子助学金。当时媒体报道的方向是错的,都指责社会监督不够,其实不是。社会已经监督了,否则这个人根本揪不出来。问题在于他没在政府那里登记注册,导致政府没法监督。


文革期间,我的父母亲都被打倒。我当时16岁,因为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学校的老师、同学,对我竭尽侮辱之能。所以,我自己从北京坚持一路走到延安,只为寻找一个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路上的农民对我很好,我这一路住农民的家,吃农民的饭。


我学校的同学,包括很近的亲戚,不乏势利眼,因为家里的事情,立马和我划清界限。而这些淳朴的农民,并没有因此冷落我。那个时候,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公益,什么叫慈善,但是觉得我今后一定要为农民服务。


经过很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后,我看到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尤其是农民时,我就想让这些人过上好日子,我觉我和他们始终是心系一起的。所以,求得社会公平、公正、正义,是从那个时候融进我血液里的。


后来到体改委,参与改革,开始探寻公益是什么。那时就认为,为了追求社会公共利益,即便牺牲个人利益也不在话下。


十几年前,我带队在延安洛川做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2005年开始建立农禾之家联盟,2008年建立中国第一家新农协,等等。这让我很快乐。


虽然我早就退休了,但是我做的事情是以前的三倍。自己自由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退休以后,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综合农协、慈善公益、养老、社会政策四个方面。


此外,也有一些人在《思痛录》出来后,打电话谩骂我母亲。我觉得他们本质上不是多坏,只不过是在那种环境下,人格扭曲了。


这是影响我父母亲参加革命的重要原因。他们理性地追求平等、独立、民主、自由、自强的国家,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母亲身上一直保留的追求真善美的品质,这是我十分敬重的。


——————————————————————————————————————————————————————————————————————————————————————————————————


“杨团:万书散尽还复来”演讲,送你一张入场券


人人公益联合“说出你的故事”基金,邀约杨团老师,在4月初在北京举办题为“杨团:万书散尽还复来?”的主题演讲。


限40人。书友或网友或媒体可关注“人人公益”微信号,点“传播讲堂”,“加小益”申请报名参加,亦可申请加入“杨团老师志愿者群”,(备注请写明:杨团老师+姓名)。人人公益将根据报名情况建微信群,发布杨团老师最新动态,以及进行线上杨团老师分享直播。


原文:人人公益:公益界该怎么看待这部《慈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