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甘肃千亿风电基地停摆 各方打小算盘推卸责任

2016-04-06 12:02:16

(原标题:空气污染日益严峻 谁让千亿风车基地停摆?)


但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来看几组数据:


欧洲、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煤炭的使用率不超过20%;但是在我国,却接近70%。


2015年,我国近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使用的煤炭,是全世界的四分之一。


就在去年,我国的风电设备装机量更是一举成为世界第一。而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怪现象,巨额投资的这些清洁能源建好了,却不让使用。


内蒙古,风电限电率是18%;


一方面是国家治理环境,壮士断腕的决心,另一方面是我们普通人对改善大气污染的渴望;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清洁能源无法正常投入使用?


调查的第一站是甘肃酒泉,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这里有接近4成的风力发电设备被限制使用,成为全国停用风电设备最严重的地区,当年耗资上千亿元打造的风电基地,如今只能在戈壁上晒着太阳。


从酒泉市区出发,驱车两个小时,记者终于来到了这个风电基地,当地气象预报显示,这天的风力达到了7级,但大多数的风车,却一动不动的矗立在戈壁之中。


央视记者 朱慧容:古诗中说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说的就是这里的情形。为了利用这些丰富的风力资源,当地建成了很多像我身后这样的风电场,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白色的风车就是风力发电的设备,它们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才会转动,现在我们顺着镜头的方向向远处望去,除了少部分风车还在转动,大部分风车都并没有在工作。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大型风电示范基地。2008年,就通过国家审批,还被写进了国家能源局,十一五、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很多人都把它叫做“陆上三峡”。这么重大的项目,为什么建好了,风车却不工作呢?


中国国电甘肃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玉门风场值班室的王建拨通了省调度中心的电话:“今天风比较大,我们现在申请增加点出力,行不行?”


甘肃电力公司调度人员:“不行。这会儿暂时不接受,请按通知系统下发的计划严格执行。”


原来风车不工作,是上级甘肃电力部门下达的指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有的时间段,能发电的机组还不到十分之一。


中国国电甘肃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亮:绿色的表示运行的,就相当于48台机组只有4台机组在运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记者:这是你们一家的情况还是所有电厂都这样?


魏亮:可以看到周围很多电厂的出力。


记者:基本上,最大出力都是上百,但是当前出力不到十。


魏亮:现在百分之5到百分之10之间算比较好的了,如果按这个趋势统计下去,单天限电接近70%到80%。


在另一家电厂,这位调度员也正在关停风车,因为省电力公司要求他们,继续减少发电量。


毕竟是企业嘛,是以盈利为主,发电量不好的话,我们的绩效工作就会比较少。


记者:这几年你们的绩效有变化吗?


三天时间,记者一共采访了酒泉市近十家风电厂,没有一家不被限制发电的。


甘肃省酒泉市能源局局长吴生学:现在我们酒泉这个地方,整个装机规模,如果说满打满算不限电,可以发到300亿度的电。现在发电,就是不到170亿度。


在历时半年的调查中,记者发现,甘肃风车停转并不是个案,为了不让情况继续恶化,国家能源局甚至明确要求,弃风限电超过20%的地区不得安排新建项目。


甘肃省电力公司,掌控省内所有的发电项目,限制新能源发电的指令就是从这里发出去的,记者希望在这里找到答案。


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主任行舟:甘肃新能源的消纳,主要还是在甘肃省内进行消纳。新能源多发的出力,那么必须要通过跨省的通道,送到省外。


甘肃省电力公司,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份数据:2014年,全省用电量是1300多万千瓦,但是新能源装机已经超过了1700万千瓦,当地根本用不了。


甘肃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王多:我觉得新能源的消纳,光靠甘肃或者光靠西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为什么基地建好了,却没有配套的输电线路呢?记者找到了国家电网公司,他们负责全国输电线路的建设。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源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在规划里头没有和电源项目同步规划,所以2009年提出,核准整个程序下来到2015年才拿到核准申请,这是导致目前弃风限电严重,大量清洁能源送不出去的主要原因。


国家电网的说法是,输电线路不是没有,早就规划了,只是国家能源局审批太慢,才造成眼下这个局面的,甚至在2010年,酒泉风电基地开工的第一年,国家电网就作出预警:如果没有外送的输电线路,“甘肃的清洁能源会严重过剩”。记者找到了当年的这份预警文件。


在这份资料中,参会单位中就包括“甘肃能源局”。也就是说会议内容,甘肃省能源局是知道的。这份资料中,关于甘肃的风电基地,国家电网确实给出了明确意见“西北电网消纳能力不足。规划风电需外送我国中东部地区”。


早在七年前,国家电网就发出了预警,那么,作为全国新能源项目审批的国家能源局,为什么还是审批了这么久呢?记者联系到了国家能源局,他们负责全国新能源发展的规划和审批。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从国家能源管理和国家电网公司,在认识上是有差距的,国家电网想搞成全国电网,所以它拼命的希望更多的来联网,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也不是今天一下子就可以实现的,从能源管理来讲,肯定就地消纳是最好的。


对于国家电网所说审批滞后的问题,国家能源局并不认同。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甘肃现在所有的风电项目在建设之时,都是希望在甘肃和西北地区消纳的。风电的发展利用,首先必须要立足于当地,甘肃就在甘肃。


史立山告诉记者,2008年,国家能源局之所以批准甘肃的风电计划,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甘肃省必须“就地消纳”这些风电,也就是在甘肃和西北地区使用。对于甘肃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风机停摆,国家能源局有着自己的看法。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出现弃风限电的问题,确实存在地方为了加快发展,大家拼命去建设,所以现在建设的量 超过了当地的消纳能力,这是在规划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大干快上!可是作为一个投资上千亿的国家级项目,事先都应该有详细的调研,该建多大,最后谁来用,那么,当时的项目规划究竟是怎样出炉的呢?酒泉市能源局,负责酒泉新能源项目的规划,记者找到了局长吴生学。


记者:酒泉这个项目是不是太快了?


吴生学:我觉得这个风电发展是正常的,从全国来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我们省政府也提出一个壮志雄心,建设自己的风电基地,一个很豪迈的口号吧。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会不会有这么大一个市场?


吴生学:当时是这么考虑的,咱们有一个三峡,他的水电装机也达到了2千万千瓦,我们酒泉这个地方,好多风资源,不占耕地,不需征地,那就建设一个千万千瓦的风电基地。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说市场有没有这么大的消耗能力?


吴生学:咱们国家发展新能源的这个当初制定的这个方针,就是建设大基地,一定要融入大电网,它必须要用到全中国。


对于国家电网,国家能源局所说的产能过剩,酒泉能源局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自己的风电既然可以送到西北电网,那么也就可以通过西北的输电网络,向全国送电。加上可再生能源法,明确对清洁能源优先使用,如此一来,酒泉的电就不愁用不掉,并不存在超量建设的问题。


吴生学:我们酒泉的这个基地,他是在国家规划中的一个基地,所以我们这个都是在执行国家的规划。


记者:这么多设备机器晒太阳,和初衷一致吗?


吴生学:我觉得这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国家的政策,需要国家的层面,省市统一协助才能解决,这是产能过剩问题。


记者:到底是那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


吴生学:我们全国这个用电市场竞争激烈,清洁能源的市场被火电挤占了。


记者:您认为酒泉当地新能源没有问题。


吴生学:传统的能源没退下来,根子在这方面。


而国家能源局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我们提出甘肃停止一切电源的建设,暂停一切,包括太阳能风能,因为量太大了,你用不了,但是现实中,它还会有一些项目去建设,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每一个地方涉及到就业,涉及到经济增长都有一些现实的问题。


2006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其中明确规定了要“优先采用”新能源发电,当年,新能源对于中国而言,还是个新鲜事物,包括这份法律的制定者,估计都没有想到,十年后的今天,新能源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而也就是“优先采用”这四个字,使得全国各地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酒泉速度”。致使大面积的产能过剩,也正因为如此,“优先采用”根本无从谈起,只有建设规划,没有用电规划,只管生产,不管市场,酒泉的遭遇也许并不是偶然现象。


就在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宣布,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治理风车停转,各地方,包括新能源企业也纷纷出谋划策,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但事实上,风车停转并没有真正结束,以甘肃为例,现在出现停摆的风电项目,只是酒泉风电基地整体项目的第一期工程,如今,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与第一期有所不同,为了不再让这些风电无处可去,在二期工程一开始,酒泉就计划将这些新能源发电,通过国家电网正在建设的远距离输电线路,送到湖南,再向周边湖北、江西等省份输电。


那么这份看上去考虑周到,规划细致的一个送电计划,在现实情况中真的可行吗? 按照这条专用输电线路的规划,将在湖南湘潭落地。


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主任李湘旗:如果是我们省里的水电在发的时候,那我们是不可能买他们的电的,我们的水电不能弃水首先要保证,我们不能为了外省的清洁能源把自己的清洁能源牺牲掉,那肯定不行。


湖南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雷雨田:本来酒泉到湖南这个特高压,这个应该就是说在华中区域内消纳,不是说湖南省一个省消纳,那么要在华中区消纳,必须加强湖南跟华中的联络。还应该加强金门至长沙,至南昌,交流特高压的建设。


湖南觉得,按照当时这条输电线路的建设规划,买甘肃的电,应该是整个华中地区的事儿,不是湖南一个省的事儿,那和湖南挨得最近的湖北、江西又怎么看呢?


湖北省发改委电力处副处长徐?D:不是简单的就是哪个省份缺电,哪个省份窝电,我们就这样简单的拉郎配。实际上有很多专家也提出不同看法,就是这种远距离输电还是分布式就地消纳,这两个观点不分伯仲。


江西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王峰:长距离送电可能对我们受端电网,危险会很大,如果这个电量突然没有,突然丢失,那我们这个没有电源支撑的话,对于电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会造成电网的崩溃,就是所谓的大面积停电。


有句话叫一波三折,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不远千里送来的电,却被拒之门外,是不是这些省份本来就不需要电呢?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掌握了这样的一组数据: 2014年12月以来,湖北、江西两省核准的煤电项目就达到10个,而且规模非常大,有多大呢,粗略来算的话,去年一年,这两个省核准的煤电项目就超过了整个酒泉地区的风电装机总量。


也就是说,湖北、江西这两个省,不仅不欢迎新能源,还在大量上马煤炭发电项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湖北省,去年一年,核准煤电项目6个,装机总量达到798万千瓦。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三峡水电站。


湖北省发改委电力处副处长徐?D:因为我们湖北是缺煤少油乏电,为了满足国家层面和两湖一江的需要,就策划了煤运大通道,就是蒙华铁路,为了发挥蒙华铁路的运力和这个煤炭的储备效力,就在眼下,规划了一些相对的火电项目。实际上也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规划,就是国家的大战略。


湖北确实是缺电的省份,前几年,对电的需求量很大,可是现如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有酒泉专门的输电线路向湖南送电,还有专门的铁路从内蒙古送来的煤炭,而相比较之下,选择煤炭,不仅仅可以在当地建设电厂拉动经济就业,而且这几年,煤炭价格一路下滑。


湖北省发改委电力处副处长徐?D:这个电价其实影响到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那么就是他的一个小波段,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产业的发展。


而相邻的江西省,虽然去年一年核准的煤电项目数量比湖北省少2个,但是规模和湖北差不多,也相当于三分之一个三峡水电站。


江西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王峰:十三五江西用电需求还是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还是靠火电,因为火电来的快,电量大。


江西、湖北的考虑当然是有道理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促进经济发展责无旁贷。但是眼前的外来电,像极了几年前的天然气。当时,因为天热气价格贵,各地政府不太积极,而如今,环境保护被提上议事日程,各地又出现了天然气荒。但是当年制定的每年协议送气量已经无法改变。很多地方政府虽然追悔莫及,但也不得不为当年的短视行为买单。


今天这样的事件再次上演,只不过主角从当年的天然气换成了风电。国家的发展理念是逐渐用新能源替代煤炭;但是落实到地方却是加快煤电厂的建设。这其中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就是我们在发展思路上和我们的发展行为上是不合拍的,我一直用不合拍这个词,习主席提出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协调就是要合拍。


记者:您觉得这个合拍的基本点是什么?


李俊峰:就是一个利益协调的问题,现在我们能源供给,还是一个行政区划,就是各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不指望别人的电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我一定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这是我们大部分地区的一个思想,但是呢,按整个中国的一个发展,特别是我们能源的匹配,但是我们做不到。


发展新能源,保护环境,原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但是这件事儿并不容易,甘肃想借机发展自己的风电基地,招商引资;国家电网看到了发展互联互通电网的机遇;华中地区,想继续要价格便宜的煤炭,保证用电企业的竞争力。谁都没做错,但是放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对,全国能源一盘棋变成了乱下棋。我们可以说这是成长的阵痛,在所难免,但是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希望在经历了这场阵痛之后,我们能不忘初衷,让环境能真正的好起来。


原文:甘肃千亿风电基地停摆 各方打小算盘推卸责任